性格是环境的产物,周围的环境对一个人有利,很有可能帮助他变好。林清弦写过一个故事:一次,他去一家羊肉馆吃饭,老板问:“您老还刻我吗?”林说,“记不起来了。”老板随后到房间里拿了一张20年前的报纸,上面有一篇林清弦写的关于一个小偷的报道。报道说,小偷手法高超,作案千余次,只栽了这一次。当时林清弦大文中感叹:“心思如此细密的小偷,做任何事情都会取得一定的成就吧!”老板告诉林清弦,“我就是那个小偷。是您这段话引我走上了正路。”
在这个故事里,作为记者的林清弦显然就是当时环境的一部份,是他帮助小偷变好了。
环境可以使坏人变好,也可以使好人变坏。有个朋友人本质是好的,正直的、善良的,由于他所处的环境都是腐败的环境,要想做个正直的好人,就会受到坏人的排挤打击,工作处处受制。后来,他也跟着环境转变,贪到的钱往领导家里送,常在领导面前打同事的小报告,昧着良心做坏事。不久,他就得到了领导的信任,职务也得到了提升,成了领导的心腹,周围的人也巴结他了。可不久前,他所跟的领导因贪腐坐牢了,他也就跟着进去了。
一个人可以被对自己生命的深刻反思改变。我有另一个朋友,在30岁之前,生活极其糜烂,什么成就也没有。31岁时,看到同龄的周围人升职的升职,发财的发财,他才大彻大悟,幡然醒悟。如今,他已成为一个小有名气的画家,事业家庭都有成就。
不觉想起弘一法师,他是个大才子,可在出家前是个有名的花花公子,然而,一旦决定信佛,连心爱的女人的眼泪也无法将其唤回红尘。
童年的人拥有无限的未来,没有人可以提前看到他将来的人生,到老才能看到老,所谓“盖棺定论”,这才是真正的人生哲学。
评论